厦教科院[2016]13号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于开展2016年度第四届基础教育优质微课资源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直属中小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6年福建省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闽教基〔2016〕12号)文件精神,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决定开展“2016年度第四届基础教育优质微课资源征集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服务我市师生为宗旨,以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为目标,按照“集优、整合、创新、共享”的原则,开展优秀微课资源的征集、评选、整合和应用工作,逐步实现全市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参加对象和学科分组
本届活动资源征集阶段按学科分组实施,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含区教研员)均可参加,具体分组如下:
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政、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
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品、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生品社、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
幼儿园:只征集教育活动类微课
三、征集资源类型和作品要求
本届活动仅征集微课资源。微课资源是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单一的、严格定义的知识点展开的课程资源。完整的微课资源应包括微课视频(必备)、微课教学设计(含教学目标、教材地位、设计意图,必备)、配套辅助资源(如在线微练习、学习任务单、教师微反思等,可选)三个相互配套的组成部分。
征集的作品必须从我院“微课资源征集评审系统”(zj.xmaes.cn/wkps,后称“微课平台”)发布的“教材知识点”中选题,并自主创作的微课资源。具体的内容要求和技术要求详见《微课资源申报要求》(附件)。
四、征集评审程序
(一)资源开发阶段(即日起至2016年8月31日)
各区教师进修学校和中小学(幼儿园)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认真做好组织、选题、开发和推选工作。各校教师(教研员)要积极参加本届活动,围绕课标、教材,从附件中“微课平台”的“教材知识点”中精选主题,自主创作独具特色的微课资源(作品)。
教师在“微课平台”上注册账号(已有账号的不用注册,忘记密码可请学校管理员进行重置),选择学校、年级、学科,学校管理员负责审核。
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
(二)资源上传阶段(2016年9月1日—10月20日)
1.教师在“微课平台”上上传作品。上传作品时,要选择正确的活动名称、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章节、知识点,上传微课视频和微课教学设计、辅助资源。
2.微课视频使用mp4格式或flv格式。
3.上传作品成功后,要点击视频预览,检验视频质量,并点击“报名参赛”。
4.学校管理员应及时对本校教师报名参赛的微课资源进行审核(只有审核作品的思想性、完整性和视频质量)。
(三)市级评审阶段:(2016年10月21日—11月30日)
厦门市教科院组织专家对各单位选送的作品按学段、学科分组进行评审。2016年12月31日前公布评选结果,表彰个人和单位。
五、奖项设置
(一)微课资源奖
1.本次微课资源评选按学段、学科分组进行(评委会将根据微课资源征集数量,对学段和学科进行分组)。
2.每位教师限报二件作品。
3.奖第设置:原则上按符合评奖要求作品的6%、10%、14%的比例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不符合评奖要求的作品,不予评奖:(1)评审成绩低于60分;(2)同一知识点有多个参赛作品时,评审成绩第四名及其之后的作品;(3)作品不完整;(4)作品未正确选择知识点;(5)作品中出现思想性、科学性错误;(6)微课视频没有片头片尾;(7)学科组征集的作品数量少于三件。
若符合评奖要求作品数量少于25件,按下表所示分配获奖人数。
作品数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作品数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18~24件 | 1人 | 2人 | 3人 | 9~10件 | 1人 | 1人 | 1人 |
15~17件 | 1人 | 2人 | 2人 | 5~8件 | 空缺 | 1人 | 1人 |
11~14件 | 1人 | 1人 | 2人 | 4件 | 空缺 | 空缺 | 1人 |
(二)最佳组织奖
申报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是单位授予“最佳组织奖”称号的主要依据。
(三)特别说明
上报作品中出现思想性、科学性错误,该作品不得参评微课资源奖,该校不得参评最佳组织奖。
厦门市教科院将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并为获得最佳组织奖的单位颁发荣誉奖牌,为获得微课资源奖的个人颁发荣誉证书,以资鼓励。
六、其他事项
(一)曾获得我市第一届至第三届优质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征集评选活动“单项资源奖”的作品不在征集范围内。
(二)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2016年10月20日。
(三)联系人及工作QQ群
联系人:李智,QQ群:厦门教科院资源中心 189927418
附件:厦门市2016年度第四届基础教育优质微课资源征集评选活动资源申报要求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6年3月7日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2016年3月7日印发
附件
厦门市2016年度第四届基础教育优质微课资源征集评选活动
资源申报要求
微课资源是一种用于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型课程资源。本次活动中的微课资源,是指以课程标准(或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围绕单一的、严格定义的知识点展开的微课资源。
一、微课资源内容要求
1.本次征集的微课资源作品应包含微课视频(必备)、微课教学设计(含教学目标、教材地位、设计意图,必备)、配套辅助资源(如在线微练习、学习任务单,可选)三个相互配套的组成部分。学习任务单主要包括学习目标、方法、模式、资源链接、反馈等。
2.作品必须是本校教师从“微课平台”公布的《教材知识点》中选题,并自主开发的微课资源,严禁抄袭。
3.紧密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反映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果。表现形式生动,能够有效支持课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便于教师应用推广。
4.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学科《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的要求,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
5.能够直接进入课堂、用于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实质性帮助。教学理念和方法先进,教学过程明确,无科学性错误;技术表现恰当、准确。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难以突破的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思维、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提高自我整理归纳能力。
6.每件作品容量应控制在200兆左右。
二、微课视频技术要求
1.微课视频时长为5~8分钟(幼儿园教育活动微课可延长至15分钟)。
2.微课视频必须有片头和片尾,片头不超过5秒,应包括学科、教材版本、年级、学期(或上/下册)、主题(知识点名称)、主讲教师姓名等信息和“第四届数字资源征集评选活动”字样。知识点名称应与“微课平台”公布的《教材知识点》中的名称保持一致。片尾不超过3秒,呈现录制时间以及曾经获奖的时间、评奖活动名称、级别和奖第。
3.画面大小要求达到640×480以上(推荐1024×768)。
4.视频码流为500K bit/s,音频采样率为44.1KHZ,音画同步。
5.视频采用常见的流媒体存储格式(如mp4,flv等),支持网络在线流畅播放,支持常用教学终端和移动学习的流畅播放。
附件:关于开展2016年度第四届基础教育优质微课资源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20160921.doc